什么是豬周期,豬周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?
許多剛剛期貨開戶準備做生豬期貨的朋友,或許還不知道什么是豬周期,本文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豬周期以及它形成的原因。
一、什么是豬周期?
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,指“價高傷民,價賤傷農”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。“豬周期”的循環軌跡一般是:肉價高——母豬存欄量大增——生豬供應增加——肉價下跌——大量淘汰母豬——生豬供應減少——肉價上漲。
豬肉價格高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,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,肉價下跌到很低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,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,周而復始,這就形成了所謂的“豬周期”。
二、豬周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?
1、生豬生產產量不穩定。生豬生產沒有與工業化、城市化同步。一方面中國用地、勞力、資金急劇向工業和城市流動,生豬發展速度減緩;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快速增加,農村人口大量涌進城市,豬肉需求急劇上升。特別是受比較效益低、疫病難控制及市場風險大等影響,生豬生產產量起伏不定。
2、標準化規模飼養程度低。在生豬價格歷次波動中,散養戶缺乏準確的市場信息和預測能力,只能隨生豬價格的漲跌,或盲目擴張生產,或恐慌性退出生產。
3、疾病加劇產業波動。如,2018年8月以來,中國確診首例非洲豬瘟疫情,之后大量生豬由于感染豬瘟死亡。
4、信息監測預警調控滯后。由于生產分散、單位眾多,難以普查,抽檢又存在誤差等問題,存在著統計數據不準的問題。加之生產者和地方政府出于稅收、疫病信息、政策紅利等自身利益因素,工作合力不強,沒有建立靈敏的監測預警機制,以銷定產難度大。
5、生豬生長周期性影響。生豬生產具有周期較長、途中難改變的特性。散養戶以當年市場價格為標準預期未來收益,陷入“蛛網困境”,生產計劃趕不上變化,產量趕不上市場變動的節奏。
以上就是關于豬周期的概念以及豬周期形成的原因,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