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世界投資者周“投資明風險,守護千萬家”
國際證監會組織開展全球性投資者教育和保護活動——“2022年世界投資者周”。本次活動主題為“投資明風險,守護千萬家。”為更好地進行期貨知識宣傳普及,加強對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,貫徹落實《期貨和衍生品法》立法精神,在此展示非法期貨典型案例,請大家提高風險防范意識,選擇合法機構,安全理性投資?! ?/p>
案例一:(本案例摘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 )
2014年9月,江西省某公安局接到多名群眾舉報,稱鄒某等人非法組織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交易,導致投資者嚴重虧損。
經查,鄒某借用他人股指期貨賬戶,指派楊某、張某等人,鼓動當地群眾參與股指期貨交易。鄒某向投資者收取每手300元的交易手續費,投資者無需繳納保證金,僅結算交易盈虧。十幾名沒有任何經驗的群眾在“操作簡單、收益快”等宣傳的誘惑下,先后投入約187萬元,由于缺乏投資經驗和專業投資能力,至案發為止,累計虧損158萬元(含鄒某等人收取的手續費40多萬元)。鄒某等人的行為違反了《期貨交易管理條例》有關規定,構成擅自從事期貨業務。目前,當地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對鄒某等人進行立案偵查。
風險提示:
投資者進行股指期貨交易,一定要通過合法的期貨經營機構進行,這些機構名單可以到中國證監會網站和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。股指期貨交易風險大、專業性強,投資者在進行股指期貨交易前,要先評估自己有無相應的風險識別與承受能力,是否具備期貨交易所規定的條件,決不可聽人“忽悠”,繞開規定,從事超越自己能力的交易。
案例二:(本案例由陜西證監局提供)
陜西證監局接到線索舉報,稱位于西安市土門豐登南路的一家機構非法從事期貨活動,打著“股指期貨俱樂部”的名義,沿街散發宣傳單公開招攬客戶,并用“數十倍暴利”、“簡單、無門檻”、“免費提供數百萬賬戶資金”、“3分鐘保學會、老少皆宜”等口號夸大宣傳,誘使投資者上當受騙。
陜西證監局經過實地暗訪調查,該機構以“學員培訓”等方式,向投資者出借其控制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,接受投資者委托進行股指期貨交易,同時收取每手300元固定手續費;該機構未進行工商登記,也未取得證監會業務資格批準,違反了《期貨交易管理條例》,涉嫌非法經營期貨業務。陜西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,依法對其進行了現場查處,責令當事人停止非法經營活動,并查扣了營業用電腦、收款票據憑證及相關資料。下一步,陜西省工商管理部門將按程序對無照經營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。
風險提示:
根據《期貨交易管理條例》規定,未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,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或者變相設立期貨公司,經營期貨業務。投資者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,在進行期貨交易前,應登陸中國證監會、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,查詢相關機構是否具備期貨經營業務資格,不要被“低門檻、高收益”迷惑,以免參與到非法期貨活動之中,造成財產損失;一旦發現自己受到此類非法活動侵害,應當及時向當地政府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“投資明風險,守護千萬家”,請各位投資者一定要在正規機構開立期貨賬戶,安全理性投資。維護好您的合法權益,保護好您的錢袋子,方能守護好您身后的幸福家庭。
- 上一篇:世界投資者周:投資明風險,守護千萬家!
- 下一篇:沒有了